精选曾国藩语录子若不如我140句

admin 句子大全 2023-12-28 09:09:39

曾国藩语录未来不迎

1、曾国藩静心语录

(1)、以前喜欢的不得了的人,或许有一天发现不合适了。

(2)、                                                 ——曹小刀

(3)、太喜欢用那点小聪明去玩耍,以为世界的规则是为“聪明人”设置的标准模式,其实还有另一种模式——玩家自定义,可能时间消耗久了一点,但结下了硬寨,打了长时间的呆仗,乐趣在己看来未必会少。

(4)、小偷一怒之下将文章从头到尾背了出来,扬长而去。

(5)、“钝滞”其实非常贴切形容曾文正,但换个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上有太多聪明人,思维敏捷、灵活多变,尤其在速成的年代,多少人像文正公那样在乎一城一池,打好基本功,哪怕被人嘲笑,哪怕短期不奏效,哪怕一段时间里“泯然众人”。

(6)、灵明无着:灵光与神明存在于世间,却又不附着在任何事物之上。

(7)、(解释):唯有自己行为端正,才可能去感化影响别人;唯有全力以赴尽人事,才能使他人折服。

(8)、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

(9)、决定成败的,不在高山,在洼处,不在隆处,在平处。全看人能不能在棘手之处,耐得住烦。

(10)、不读书不知道能不能富有,但是读书您一定会富有!

(11)、当你整天生活在遗憾和恐惧之中,又怎么能专心于眼前的事。人一辈子有很多机会都是转瞬即逝,你能抓住就有可能离成功更进一步。如果你一直犹豫,举棋不定,很可能错失良机,而且还浪费生命。

(12)、蔡锷在一生中,注意辨别政治风云,顺应历史潮流,投身革命运动;在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方面都作出了较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付过战争中,他抱病参战,指挥劣势军队顶住了优势敌人的进攻,逼迫敌军停战议和,表现了他坚定不移、临危不惧的精神和为国为民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

(13)、出处:清代曾国藩、胡林翼《曾胡治兵语录》:“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扩展资料做好眼前事,珍惜身边人,走好脚下路,当下才是生命。最好的人生莫过于,活在此时此刻,尽情享受与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当下,不要再煞费苦心地强求那并不存在的永恒。

(14)、当时不杂:我们拥有的唯有现在,即当下的力量和时光。

(15)、行走职场,对于那些有专长、有才华,但性格犹豫、心事太重的人来说,抓紧锤炼自己的心智才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才能打牢“行稳致远”的基础。如果局限在自己的心态里,就会羁绊了你行走的脚步。所以,任何时候,都要牢记曾国藩的告诫: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事不杂,过往不恋。

(16)、中华传统思想能够传扬几千年,其内在的生命力是很强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顺应了历史和自然规律。以天地为根本,以人为主体,继往开来,不断进步。

(17)、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18)、中国古代有个杞人忧天的故事。杞人总是在担心天会塌下来,整日惶惶不安,难以生活。故事告诉我们:与其为虚妄之事惶惶不可终日,浪费美好时光与年华,不如安心过好眼前的日子。

(19)、人生在世不称意,十有八九。生活中有酸,也有甜,有笑,也有泪。过去的人生,不论是好,还是坏,都不要留恋,彻底放下,轻装前进,你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特别是对那些心事重的人来说,不要长久深陷在痛苦里无法自拔,生命不息,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心中没有牵挂,事情没来就不要主动去寻求不必过多担忧,徒增烦恼;事情来的时候一心一意,心无杂念,事情过去了就不要再想着它留恋只会拖慢你做事的进度。

2、曾国藩语录子若不如我

(1)、对于未来,我们可以拥有详细的计划,为之奋斗,但不要过多担忧和幻想;因为担忧是多余的,幻想是好大喜功的表现。

(2)、当下不杂,是指要全神贯注于现在的事上,所以说不杂。

(3)、“您每天日理万机,军务政务繁忙,但是您不仅能够把这些事务都处理好,而且在读书做学问方面做得也非常出色,您是怎么做到面面俱到的呢?”

(4)、我们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争取了,不论未来如何,我们都能无愧于心。

(5)、第一部分:既往不恋。意思就是对于已经过去的事,我们不要再留恋,因为这些事情已经无法改变,我们哪怕整日沉浸在其中,过去的事情也不会因此而改变。

(6)、(解释):人不能太清高,这样有损与他人相亲相爱,人也不能太过和顺,不然就会有失自身正直的行为,所以为人处世要讲究中庸之道。

(7)、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8)、《曾胡治兵语录》,是蔡锷辑录曾国藩、胡林翼有关治军、用兵方面的言论而编成的一部语录体兵书。

(9)、有一次,曾国藩接到弟弟曾国荃的一封信,信中说:“仰鼻息于傀儡膻腥之辈,又岂吾心之所乐。”

(10)、只有一个人,神态自然。那人相貌虽然平庸,却器宇轩昂,背负双手,仰着头看天上的浮云。

(11)、曾经以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后来才发现自律者才会有自由。那些自律到极致的人,都拥有了开挂的人生。

(12)、他不懂人情世故,曾受尽职场上的排挤和冷眼,却改变了自己的个性,培养出绝高情商。

(13)、过往,汉语词汇,拼音是guò wǎng,释义为时光过去或流逝;以往,往昔;(人物)经过,来去;人物的过从,交往。

(14)、过去的已是历史,目前的我们没有能力让时光倒流,改写历史。

(15)、过去的已是历史,目前的我们没有能力让时光倒流,改写历史,所以错过就错过了,都是过往,铭记教训,不重蹈覆辙,不贪恋过往,过好当下,把握今朝。

(16)、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见一些人因为过去某些沉重的经历,就一蹶不振开始逐渐颓废,不论别人如何相劝,他们都不愿意走出。其实那些过去的不好的事情,就好比我们买到的烂苹果,哪怕我们将烂掉的苹果吃掉了,那买苹果的钱也不会回来。并且吃掉烂苹果的做法我们不仅损失了钱财还吃坏了自己的身体。对于已知的坏事物,何不选择遗忘,选择丢掉。

(17)、行走职场,有些人提职加薪,在各种质疑声中平步青云。有些人埋头苦干,却在各种安慰声中原地踏步。这里面,既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外部原因,也有“心态羁绊”的主观原因,归根到底,失败者皆因“心思太重”: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瞻前顾后、善良过度,拿不起,放不下,耽误了成功的脚步。

(18)、.............................................................

(19)、未来总是难以预料,我们不是神,不可能预知未来。我们唯一可以把握的,只有当下。

(20)、《曾胡治兵语录》是中国近代语录体军事著作。蔡锷辑,共12章,4万余字。《曾胡治兵语录》中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正、仁爱、勤劳、和辑等前十章为治军问题。

3、曾国藩语录未来不迎难而来

(1)、人的优秀,就是能够抓住时代的契机,抓住机遇,踏实地做好基本动作,人出成绩,不是做了伟大的事情,就是基本动作做得认真,做得好。

(2)、我们都应该明白,已经过去的事,不要再留恋,因为这些事情已经无法改变,我们哪怕整日沉浸在其中,过去的事情也不会因此而改变。

(3)、蔡的老师梁启超作序隆重推荐,“世知松坡(蔡锷字松坡)之事功,读此书,可以知其事功所由来矣。”两年后的1919年,云南起义的战友李根源,在广州重印此书。该书后来在民国风行一时,深刻影响了李宗仁、白崇禧、蒋介石、朱德、刘伯承、叶剑英、毛泽东等国共两d的军政高层。

(4)、但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人物,他们的处境比我们复杂得多,却凭借过人的智慧,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不仅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还收获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

(5)、他深谙官场之术:有了好处总会让给下属,有了油水总让别人捞。

(6)、耐得住烦是一种修行,也是为人处事的重要条件。

(7)、这个时代,去中心化的趋势很强,很多人的成功,恰恰都是专一某一个领域而成功的。有些人活着好痛苦,就是因为他们不懂活在当下的道理,思维走向反面:让自己忙碌起来,勤劳致富,我只有“忙”才叫“奋斗”,这种“忙”,只是一种表演。

(8)、未来既然不曾到来,是福是祸也不可知,做人何必总是杞人忧天?

(9)、曾国藩留给我们的家训有千千万,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富贵的财富。然而作为在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曾国藩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甚至有人说他是“笨鸟”。但他孜孜不倦地学习,用勤奋弥补了记忆力上的不足,终成人才。

(10)、从大到治国、治军,小到治家、修身,他身上都有很多东西值得后人思考和学习的。他一生最大的功绩莫过于创立湘军,其治军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当然,他曾经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也屠杀过不少平民百姓,为世人所诟病。

(11)、活在当下,事情来的时候,一心一意,不要思前想后,保持心绪平静不杂乱。

(12)、半个多月过去了,光秃秃的禅院长出青苗,一些未播种之院角也泛出绿意,弟子高兴得直拍手。

(13)、心中没有牵挂,事情来了就顺应它,事情没来就不要主动去寻求。

(14)、未来不迎:不要对未来的事情过分忧虑和思虑。

(15)、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不要担忧,焦虑,既然还未发生,为何又要杞人忧天呢?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你不需要害怕什么,做好眼前的事情便好。其实还未发生的事情,与你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是有关系的,这也就是很多人常说的“当下决定未来”,所以你要做好当下,用行动克服对未来的恐惧!

(16)、最后一部分未来不迎,是告诉我们对于未来的事情,变化莫测,没有人可以预测,我们不要刻意的去迎合它。对于未来,我们可以拥有计划,为了完成向自己的计划,达成自己的目标而为之努力,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更加的富有动力。

(17)、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都是这样的:活在对当时当下事物的不屑中;活在对未来的期待或者恐慌中;活在对已经过去事物的怀念中;无论怎么活,宁可活在各种虚构的幻想中,就是不愿意活在当下。

(18)、曾国藩捻着胡须,微微一笑说:“做大事,最重要的是耐烦。这三人当中,只有一人耐得烦,必成大器。”

(19)、别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别和现实过不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20)、未来的事情,变化莫测,与其刻意迎合它,还不如专心当下。

4、曾国藩语录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1)、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而不是这山还望那山高。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必将一事无成。

(2)、曾国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利益于坚忍。青少年时期的曾国藩,靠坚忍的苦读博取了功名,取得了进身之阶。到中年以后更是靠“忍耐”战胜了重重磨难。

(3)、《曾胡治兵语录》共十二章:第一章《将材》,第二章《用人》,第三章《尚志》,第四章《诚实》,第五章《勇毅》,第六章《严明》,第七章《公明》,第八章《仁爱》,第九章《勤劳》,第十章《和辑》,第十一章《兵机》,第十二章《战守),总共一万四千字。其中前十章论治军,后两章谈具体作战。

(4)、当下的每一个瞬间,就是生命的唯一瞬间。活好了当下,就活好了一生。一行禅师在《活在此时此刻》一书中这样写道:当我们深深融入当下,全心全意地对待平静寻常的时刻,我们就可以触及过去与未来;当我们知道如何恰当地把握当下,我们就能治愈过去、改变现在。

(5)、                 语出《曾国藩文集·处世金针·修身之要》:“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之谓虚而已矣,是之谓诚而已矣,以此读《无妄》《咸》《中孚》三卦。盖扞格者鲜矣。

(6)、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未来还没到来,不必要过分忧心,不要过分思虑。

(7)、意思是,活在当下,真正的活在当下。做事情的时候专注于事情本身,不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忧虑,也不沉浸在过去的痛苦里,亦不被时下的外界环境所牵绊,按照当下自己的意志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就足够了。

(8)、曾国藩说过: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若是一个人,能在这浮躁的社会中做到心无杂念,那么他一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9)、过往不恋,是指不要自高自大,造成轻忽,也不要轻贱自己,自怨自艾,失去足够勇气和不再尝试。

(10)、一个真正的成功人,都懂得放下过往,把握当下。

(11)、对未来充满希望、抱有幻想,反而会怠慢工作,乱了思绪,放慢了前进的脚步。对未来充满悲观,过分担忧失败,打击了自信,浇灭了动力,影响了工作积极性。这句话告诫我们,想那些事有毛用?该吃就吃,该睡就睡,明天的事情明天面对。

(12)、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3)、明·冯梦龙《万事足·夜祷明心》:“天地三光,虚空过往神祇。”

(14)、曾国藩谆谆告诫弟弟不要不耐烦,这样将来恐怕难以与人相处。

(15)、一年写253封家书,他是当之无愧的模范父亲

(16)、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些草籽吧,好难看啊。”徒弟说。

(17)、面对亲朋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邻里之间,或语言冲撞,或言辞冲突,或见解差异,或亲疏远近,或厚此薄彼等等,用“耐烦”的功夫都能一一化解。

(18)、其实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体现,不但是道家或者儒家,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思想。

(19)、把生命视作是一场体验,不喜亦不惧,从容自在。得到是命运的馈赠,失去不过是人生的磨炼。

(20)、多年以后,一位叫蒋志清的读者,增辑了《治心》一章,并以《增补曾胡治兵语录》(共13章)的名义印发作为黄埔军官学校的教材,这位虔诚的读者此时的身份就是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

5、曾国藩祝福语录

(1)、“没关系,吹去者多半中空,落下来也不会发芽,”师傅说,“随性。”

(2)、“没关系,草籽本来就多准备了,吃不完,”师傅继续翻着经书,“随遇。”

(3)、很多时候,本来就没有太多事情的,只不过庸人把事情想复杂了,才自生烦恼。未来迟早会来,何必担忧,或急于幻想呢?

(4)、不然的话,心急如焚,莽撞行事,只会使事态的发展更混乱,更控制不住局面。

(5)、“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傅正在打坐,眼皮抬都没抬,“随缘。”

(6)、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7)、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顺应发生了的事,不去过多担忧未来的事,心无杂念做好眼前事,不去留恋已经发生的事。

(8)、即过不恋:既然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们不必留恋

(9)、对于已经发生了的事,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理智和冷静。

(10)、“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清”,耐烦的人,能够掌控自己的杂念妄想,消融烦恼,保持温和平静。

(11)、可他就是不服输,不断地自律、自律、再自律。

(12)、他说早起最能暴露一个人的心性,是万事之本。所以要求孩子若不能尽行,但能行一早字。

(13)、第二部分:当下不杂。是指当下的事情才是我们人生中最珍贵的,活在当下我们做事时不要思前想后,保持心绪平静不杂乱。

(14)、有些心事重的人,往往想的太多,这场饭局不参加,会不会影响我进步?那个人不维护关系,会不会给我打反对票?这个风口不抓,会不会错失红利?那个流行的东西不追,会不会显得落伍?他们欲望太多,心思杂乱,吃着碗里瞧着锅里,不专不专心,最终什么也干不好,一事无成。

(15)、一般而言,能否承受大的压力和困难,是识别一个人能否做大事的重要标准。

(16)、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轨迹。

(17)、未来还没出现,却又一定会出现,不是你我能左右的,不要过分担忧,隆重欢迎,未免杞人忧天,浪费时间。

(18)、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当你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事上浪费时间时,就是在浪费生命。

(19)、未来不迎。当代社会生活节奏非常的快,并且充满着未知数,永远不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有些人对未来充满着迷茫,有的人害怕未来的某一天你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或者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从而每天都生活在恐惧当中,每天都充满了压力。还有一些人都未来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幻想都会对现有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不必太过的迎合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

(20)、这样的人生才能乐观豁达,可将所有不快,如清风拂面,一带而过,不留痕迹。

(1)、这句话对那些心事太重的人特别重要。有人丢了职位,就寻死觅活,有人失恋,就烂醉如泥,其实惩罚的都是自己,还耽误了前进的脚步。物来顺应,这是职场最高境界,才能在职场逆流里由逆转胜。

(2)、当时不杂是指做一件事的时候,需全神贯注去做,万万不可分神,你若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这件事的同时,又在想另一件事,那么你会两件事都做不好。

(3)、也难怪,他参加了6次科举考试,6次都是失败。

(4)、人不能改变过去,也不能控制将来,我们只活在现在。我们能决定、能改变的只有此时此刻的自己,自己的心念、语言和行为。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遗憾,但谁都不能因此停滞不前。

(5)、其实,生活非常简单,就是活在当下,真正的活在当下。

(6)、曾国藩不是圣人,甚至也不是凡人,他是个笨人。

(7)、不做无谓的空想,不去留恋昨日的昙花一现。我们都是活在现实里的人,只有握在手里的才真正属于你自己。

(8)、最后一部分未来不迎,是告诉我们对于未来的事情,变化莫测,没有人可以预测,我们不要刻意的去迎合它。对于未来,我们可以拥有计划,为了完成向自己的计划,达成自己的目标而为之努力,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更加的富有动力。

(9)、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第二要有识,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第三要有恒。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0)、曾国藩通过阅读古代典籍,认为能够承受压力、承受打击,即自胜之力甚强,是成大事者必备要义之一。

(11)、那些过去的不好的事情,就好比我们买到的烂苹果,哪怕我们将烂掉的苹果吃掉了,那买苹果的钱也不会回来。

(12)、殊不知在这一前一后中,我们却丢掉了最为珍贵的当下。

(13)、当下的每一个瞬间,就是生命的唯一瞬间。活好了当下,就活好了一生。一行禅师在《活在此时此刻》一书中这样写道:当我们深深融入当下,全心全意地对待平静寻常的时刻,我们就可以触及过去与未来;当我们知道如何恰当地把握当下,我们就能治愈过去、改变现在。

(14)、出自曾国藩的《治兵语录》,原句为:灵明无著,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之谓虚而已矣,是之谓诚而已矣。

(15)、古人云:每临大事有静气,稳住阵脚心不慌。要义就是“耐烦”。

(16)、第二部分:当下不杂。是指当下的事情才是我们人生中最珍贵的,活在当下我们做事时不要思前想后,保持心绪平静不杂乱。

(17)、在曾国藩之前,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没有出过名人、更没当官的。而因为他的经营,宋朝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18)、因为未来还没出现,却又一定会出现,不是你我能左右的,不要过分担忧,隆重欢迎,未免杞人忧天,浪费时间。

(19)、这句话分别告诉我们对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不同态度,第一部分:既往不恋。意思就是对于已经过去的事,我们不要再留恋,因为这些事情已经无法改变,我们哪怕整日沉浸在其中,过去的事情也不会因此而改变。

(20)、“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别沉迷于过去的阴影中,否则你永远看不清前面的路。有些事情,摆摆手,过去的就过去了,走出来便是春天。

(1)、曾国藩:所谓的运气差、没贵人相助,只因你没有实力,不够努力!

(2)、同样,蒋也为自己的增补版写下序言:“余读曾、胡诸集既毕,正欲先摘其言行,不竟松坡先得吾心,纂集于此……”“不惟治兵者之至宝,实为治国者之良规。愿本校同志,人各一篇,则将来治军治国,均有所本矣。”据传,这本书也是蒋介石本人最爱读的三本书之一(其他两本为《俾斯麦传》、《曾文正公家书》)。

(3)、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4)、人这辈子,钱,永远赚不完,心,永远操不完。有钱,过好日子,没钱,顾好心情。心宽,才活得开心,乐观,才过得自在。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身体健康,生活最好的幸福就是无忧无伤。不要攀比,不要抱怨,生活,贵在知足,日子,好在安乐。”

(5)、(解释):取得的利益不可以自己一人独吞,这样很容易就会失败。做事情前要听从别人的意见但不可以大量地听取意见,不然你就会难以决断。

(6)、宋·刘宰《送魏华甫侍郎谪靖州》诗:“六花瑞腊春台熙,尤便逐客过往稀。”

(7)、其最为有名的,当属其十六字箴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8)、问题的发生已成事实,逃避和拖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遇到问题应该坦然的去面对,越是拖延,越是想要找借口,越是想将自己置身于事外,往往越会产生更大的问题。 面临已经发的事情,最好的态度就是积极面对,理智对待,尽快解决,如果实在没办法,那就用一颗顺其自然的心去面对。 人生在世,就是一个遇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 逃避是没有用的,当你直面问题的那一刻,问题其实就已经解决了。

(9)、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10)、大意:心中清楚明白却又似乎不着痕迹,事情来了只管顺应,事情没来也不去想它,当时不杂乱,过去了也不留恋,这就是虚,这就是诚。

(11)、该来的总会来,与其把精力放在无用的幻想上,不如多关注当下,珍惜眼前人,抓住眼前的幸福。

(12)、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勇气和信念,面对绝境负重前行,方显生而为人的尊严与勇气。

(13)、第二部分:当下不杂。是指当下的事情才是我们人生中最珍贵的,活在当下我们做事时不要思前想后, 保持心绪平静不杂乱。

(14)、当今职场,最宝贵的东西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人生都在倒计时。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就不要过多纠结了。过去的辉煌,好汉不提当年勇。过去的失败,要及时止损,向前看、向前走。

(15)、无数的当下连接成线,通向看似遥远的未来。当下点点滴滴的努力,一点点搭建起我们美好的未来。

(16)、意思就是说,未来发生的事情,我根本就不迎上去想它;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不让它杂乱,要做什么就专心做什么;当这件事情过去了,我绝不留恋它。

(17)、心宽,则无忧;心大,则无虑。心简单,世界就简单;心复杂,世界就复杂。人生之累,累在心;心不累,人就不累。

(18)、一看事情脱离了自己的掌控,就开始慌乱,大失分寸,担心着,担心那,反而导致事情无法正常解决。

(19)、洒脱一点,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向前看,才有可能收获新的朋友,开启新的人生。

(20)、曾国藩:修炼品行、圆通通达,是一辈子要磨炼的功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