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2、译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3、(唐诗三百首7)宋之问《渡汉江》
4、(唐诗三百首14)张九龄《感遇其四》
5、你行将驾驶着小船南下归去,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
6、(唐诗三百首55)王昌龄《闺怨》
7、这是一首五言绝句,题为送别,却未对依依惜别的情景加以描绘,而是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角度和场景作为着墨点,可谓另辟蹊径、匠心独运。
8、你应试落弟不能待诏金马门,那是命运不济谁说吾道不对?
9、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10、这首诗写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11、(唐诗三百首44)李颀《琴歌》
12、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杜甫: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陆游: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3、(唐诗三百首29)孟浩然《春晓》
14、(唐诗三百首6)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15、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16、(唐诗三百首56)王昌龄《春宫曲》
17、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18、(翻译)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你要到哪里去?你说因为不甚得志,要到终南山那边隐居。只管去吧,我不再多问,那白云没有穷尽的时候。(思考与练习)⑴解释词语:何所之:但:⑵诗中交代友人归隐原因是:。⑶诗歌六两句是写对友人的和自己对隐居的,及其对的否定。参考答案(1)去哪里只(2)不得意(3)安慰羡慕功名利禄(荣华富贵)。
19、⑦薏苡:多年生草木植物,其果实曰薏米,可供食用和药用。《后汉书·马援传》注引《神农本草经》曰:“薏苡,味甘微寒……久服轻身益气。”
20、鱼笺请诗赋,幢布作衣裳。
21、(唐诗三百首41)李颀《古意》
22、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23、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24、【王维送别】元二:姓元,排行第作者的朋友。
25、《送别》王维〔唐代〕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译文请你下马来喝一杯美酒,想问问朋友你要去往哪里?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要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只管去吧我不会再追问,那里正有绵延不尽的白云,在天空中飘荡。
26、送别王维原文: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译文:请你下马来喝一杯美酒,想问问朋友你要去往哪里?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要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只管去吧我不会再追问,那里正有绵延不尽的白云,在天空中飘荡。
27、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
28、千山万壑之中,到处都是参天大树,到处都是杜鹃的啼鸣声。
29、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何所之:去哪里。之,往。归卧:隐居。南山:终南山,即秦岭,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陲:边缘。但,只。
30、(唐诗三百首34)孟浩然《留别王维》
31、(唐诗三百首68)王维《洛阳女儿行》
32、王维送别友人则以酒相送的诗句:唐王维《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译文请你下马来喝一杯美酒,想问问朋友你要去往哪里?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要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只管去吧我不会再追问,那里正有绵延不尽的白云,在天空中飘荡。
33、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34、《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送别》原文:下马饮君,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35、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36、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37、②负米:《孔子家语·致思》:“子路见于孔子曰:‘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蔾藿之,为亲负米百里之外。”’此处盖取其事亲之意。铜梁:《元和郡县图志》卷三三:“铜梁山在(合州石镜)县(今四川合川)南九里,《蜀都赋》曰‘外负铜梁(于)宕渠’是也”。按:玩诗意,“贤郎”乃蜀人而随父在京者,诗盖为送其还蜀事亲而作。
38、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
39、王维这首《送别》,用了禅法入诗,富于禅家的机锋。禅宗师弟子间斗机锋,常常不说话,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传达禅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将深邃意蕴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让弟子自己去参悟。王维在诗歌创作中吸收了这种通过直觉、暗示、比喻、象征来寄寓深层意蕴的方法。
40、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41、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2、(唐诗三百首12)张九龄《感遇其一》
43、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44、《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5、阳关:古关名,在甘肃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是出塞必经之地。
46、【王维送别】作品名称:送元二使安西作品别名:赠别、渭城曲、阳关三叠创作年代:盛唐文学体裁:七言绝句作者:王维题材: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7、译文: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48、“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叙事。“饮”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第二句设句,问君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送别者的感情起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49、(唐诗三百首70)王维《青溪》
50、(唐诗三百首16)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51、(唐诗三百首31)王湾《次北固山下》
52、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53、(唐诗三百首3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4、悲笳嘹唳垂舞衣,宾欲散兮复相依。
55、诗意是:我在深山中送别了好友,夕阳落霞把柴门半掩,待到明年春风把春草吹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呢?!
56、(唐诗三百首49)崔颢《黄鹤楼》
57、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
58、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
59、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60、(唐诗三百首21)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61、②何所之:去哪里。之,往。
62、(唐诗三百首54)金昌绪《春怨》
63、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64、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
65、指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诗。原文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故人:旧友,老朋友。指诗人王维自己。
66、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67、⑴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
68、(唐诗三百首30)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69、《送别》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
70、《送别》(山中送别)
71、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72、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73、王维这首《送别》用了禅法入诗,富于禅家的机锋。禅宗师弟子问斗机锋,常常不说话,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传达禅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将深邃意蕴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让弟子自己去参悟。王维在这首诗歌创作中吸取了这种通过直觉、暗示、比喻、象征来寄寓深层意蕴的方法。他在这首诗中,就将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感受凝缩在“白云无尽时”这一幅自然画面之中,从而达到“拈花一笑,不言而喻”,寻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74、(唐诗三百首48)崔颢《行经华阴》
75、汉水的妇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常常诉讼争田。
76、深山中与好友挥手送别,惆怅的情绪塞胸臆,良久不能平静。夕阳下山了,慢慢转回身来,走进家门,把柴门闭上,呆呆出神。再次遥望友人远去的方向,却看到夕阳下的远山青黛,近处芳草萋萋。青草到明年还会重新发出新芽,再次长绿,可是朋友,你明年还会再来吗?
77、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78、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79、魏国应刘后,寂寥文雅空。
80、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81、向西出了阳关,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82、这两首诗王维的《山中送别》主要表达了盼望与朋友再次相见的心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与朋友分别后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失落的情怀。李白的《送友人》主要表达了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两者都是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的伤感之情,相比较而言,前者在友人离别后对个人的孤独无依的落寞表现的强烈:后者虽对友人离别有伤感之情,但是却豁达乐观而却不使人灰心!请给我好评吧谢谢
83、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84、王维古诗《送别》及意思:作品原文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译文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作者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85、(唐诗三百首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6、(唐诗三百首61)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7、(唐诗三百首26)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88、“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饮:这里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二句是说,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第一句叙事,五个字就叙写出骑马并辔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后才下马设酒,饯别友人。下马之地也就是饯饮之地,大概在进入终南山的山口。第二句设问,问友人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话,表露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爱护的深情厚意。送别者的感情一开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89、译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90、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91、(唐诗三百首43)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92、远山的树木把你的身影遮盖,夕阳余辉映得孤城艳丽多彩。
93、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树丛梢头流淌百泉。
94、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95、元二:姓元,排行第作者的朋友。《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送别诗。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三四句是一个整体,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96、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渭城朝雨浥轻尘,”:清晨的微雨打湿了渭城地面的灰尘,所以是清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97、(唐诗三百首8)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98、①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
99、(唐诗三百首39)李颀《送陈章甫》
100、这首《山中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101、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