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的上片叙述词人面对青山产生的种种思绪,感慨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落寞之情展露无遗。上片一开头以“思亲友”起意,在年近又谪居多年,故交零落的情况下,叹“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
2、(南宋)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3、烟水横波浮云浪,略啖殷勤香惜。
4、此处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慨叹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英雄迟暮的无奈,又凸显他可以饮酒避害,与陶潜神交的快意。“怅”字写出了词人难觅知音的孤独与迷惘,充分体现了词作沉郁的意境。
5、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6、《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是宋代著名诗人辛弃疾的一首词。其中,贺新郎是词牌名,甚矣吾衰矣的意思是我已经很衰老了。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词,乃是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而作,抒发了作者罢职闲居时落寞与苦闷的心情。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考证,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
7、惆怅新堤风中燕,吟起轻杨垂柳。
8、于是,他写了这首词赠给爱妻杨开慧。据此,本词可能作于这年12月底离开长沙的时候。当时革命形势在上升,作者“割断愁丝恨缕”而为革命事业献出全副身心的豪情,以及作者所预想的未来革命风暴的猛烈壮阔,
9、陈亮在作词中善于用典使事,这使他的作品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大大增加内容。他运用历史典故,不同于其他词作者,有其独特的方法,那就是不拘限于原来的历史故事,而是取其一个侧面,死事活用,以衬托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读他的词,必须反复揣摩,才能领略其深刻的涵义。这首词就是这样。
10、现代毛泽东《贺新郎·赠杨开慧》原文:
11、很久很久以前,当徐客秋还是那个在学馆饱受欺凌的徐客秋,当宁怀憬还是那个傻呵呵站在廊外以为自己撞鬼的宁怀憬。在那个午后,被徐客秋冷不丁一拳打翻在地的宁怀憬也是这般温柔地轻声哄着跨坐在自己身上的小野猫:“徐客秋,今后你就跟着我。跟了我吧,嗯?”
12、bái shǒu guī hé wǎn。xiào yī chuántiān jiào fù yǔ,chǔ jiāng nán àn。mén wài chūn shān wǎn wú shù,zhǐ yǒu kuāng lú shì rǎn。dàn xiǎng xiànghóng zhuāng bú jiàn。shuí niàn xiāng shān dāng rì shì,màn qīng shānlèi shī rén shuí guǎn。gē jiù qū,kōng qī yuàn。
13、惜花残,随风落去,风光依旧。
14、愁处伤情无人问,惟有蜂痴蝶恋。
15、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11月6日生于长沙县板仓。1920年冬,杨开慧与毛泽东结合。她一不坐花轿,二不要嫁妆,三不用媒妁之言,自由与毛泽东结合,以示“不作俗人之举”。
16、本词是春闺怀人之作,是李玉现今仅存的一首词。全词从室内到室外,由己及人,细腻地刻画出思妇的心理,深婉蕴藉。
17、于是,他写了这首词赠给爱妻杨开慧。据此,本词可能作于这年12月底离开长沙的时候。当时革命形势在上升,作者“割断愁丝恨缕”而为革命事业献出全副身心的豪情,以及作者所预想的未来革命风暴的猛烈壮阔,在词中“昆仑崩绝壁”、“台风扫寰宇”的比喻中得到强烈的表现。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78年9月9日《人民日报》。
18、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
19、与此对应,“只今馀几”与结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衔接,用以强调“零落”二字,同样表现了词人知交渐少的境遇和落落无为的半生坎坷。
20、绕河湾、兼葭曳曳,正飞鸥鹭。
21、看西阳,不忍骤去,总垂烟树。
22、晨唏淡薄凝霜厚。更何堪,桂香疏远,菊黄难就?天若知情当知趣,还我山河锦绣!又怎奈,苍凉依旧。暗许春心千百度,唤不来,暴雨惊雷骤。人已在,夕阳后。
23、东门路:古诗词中指离别之路,也指斗争之路。这里又双关通往长沙东门之小吴门火车站的道路。
24、东去天山冰峰遍,千丈绝壁笼雾。
25、枝上花容愁风雨,凭任无情乱扫。
26、徐客秋的母亲是一名歌姬,徐父忠烈伯是个妻管严,有正房徐夫人压着,母子俩在府中的日子过的很不好。宁怀璟是侯爷的次子,仗着家里的宠爱成天调皮捣蛋不学习。宁怀璟第一次见到徐客秋是在自家的花园,躲在角落的徐客秋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威胁宁怀璟不许告诉别人。
27、此词于婉曲缠绵的笔致中糅入人生失意的悔慨,多了些沉厚隽永的意蕴,故婉而不柔靡,丽而不艳浮。这是一首抒写闺怨的双调词,上片写美人,下片掉转笔锋,专咏榴花,借花取喻,时而花人并列,时而花人合一。作者赋予词中的美人、榴花以孤芳高洁、自伤迟暮的品格和情感,这两个美好的意象中渗透进自己的人格和感情。词中写失时之佳人,托失意之情怀;以婉曲缠绵的儿女情肠,寄慷慨郁愤的身世之感。
28、传作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惟句豆平仄,与诸家颇多不合,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该词牌一百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韵。此调声情沉郁苍凉,宜抒发激越情感,历来为词家所习用。
29、一夜飞花无人晓,红了庭前小路。
30、【贺新郎】词人想到:神州大地要想得到统就必须重用抗战人材,可是当今社会却是“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当道诸公空说征求人材,但志士却长期受到压制,正象拉盐车的千里马困顿不堪而无人过问一样。徒然去购置骏马的尸骨又有何用!词人连用三个典故,非常曲折而又贴切地表达了郁勃心头而又不便明锐的不平。“一个”空“字,集中表达了词人对朝中当政者打击排斥主战派种种行为的无比怨忿。笔力劲健,感情沉郁,意境极其雄浑博大。
31、就在毛岸青诞生后,12月,党中央通知他回上海转广州,准备参加将于1924年1月举行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时杨开慧正在娘家坐月子,而毛泽东奉命要到外地工作,因此他们自然会有一种难舍难分的依恋之情,但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他们还是毅然分别。
32、挥手从此离去。离别前凄然相向,倾诉离苦让人如何承受。我看你眼角眉梢,强忍热泪满是哀怨。知道你对上次的那封书信还有误会。但是误会再大也只是过眼即逝的云雾,在这人世间,能够称得上知己的,也就是你和我了吧。
33、挥手从此离去。离别前凄然相向,倾诉离苦让人如何承受。我看你眼角眉梢,强忍热泪满是哀怨。
34、(南宋)叶梦得《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35、临水依山风光美,冷暖宜人四季。
36、这两句意思是:总有一天,我们俩能再重逢,再重新展开我们的翅膀,双双直入云霄。
37、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38、词的上阕,首句“挥手从兹去”引用唐代诗人李白《送友人》诗句:“挥手从兹去”点化而成!这五个字,独成一句,不但总括全词,而且引出下文许多动人情节。。作者为读者展示一幅幅感人肺腑的惜别图。
39、随着和平生活的降临,毛泽东对开慧的思念也越来越重。在接见他们当年的保姆陈玉英时,毛泽东详细询问了杨开慧的被捕经过和在狱中的情况,并沉重地说道:“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40、三下富阳佳山水,造纸之乡久远。
41、怅夕阳,残照暮色,步桑榆晚。
42、徐父中风后家族的地位今不如昔,为了扶持徐家,徐夫人给徐客秋定了门亲事。知道这门亲事对徐客秋有诸多益处,宁怀璟虽不情愿,却也没有挽留,成婚后徐客秋将当年的文房四宝托人还给了宁怀璟。所有人都或自愿或被迫的迈上了未来的路,只有宁怀璟留在原地依旧是那个一无是处的纨绔。宁怀璟让父亲给他找个职位,开始变得上进,并跟父亲坦白自己不打算娶妻。
43、【贺新郎】贺新郎(苏轼)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贺新郎(辛弃疾)辛弃疾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44、宁怀璟听到徐客秋的哥哥说徐客秋因为歌谱被徐母打伤,还嘲笑徐客秋用不入流的手段缠上了宁怀璟。宁怀璟收拾了徐家哥哥,回到府中查看徐客秋的伤势。早就情根深重的两人因身份等种种原因都没将爱意说出口,宁怀璟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两人的关系更近了一步。为了掩人耳目,两人还是经常去喝花酒,不敢考虑未来只能享受此刻的亲昵。
45、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46、月牙湾、江涛听曲,俯观浮帆。
47、总有孤失独雁影,谁念轻风高瞭。
48、玩过家家栽花草,和睦邻居大院。
49、点娇妍、芳条万紫,百花春闹。
50、张许指张巡、许远,安史之乱时,他们坚守睢阳,坚贞不屈。大敌当前,假如没有像张巡、许远这样的良将,即使有坚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
51、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52、词人借此告诫自已要像青山那样忘乎情感,才会跟青山一样宁静祥和、妩媚动人、超然洒脱、充满青春的活力。以下“情与貌,略相似。”两句,情,指词人之情;貌,指青山之貌。作者在这里将自己的情与青山相比,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宁愿落寞,决不与奸人同流合污的高洁之志。
53、凭:意思是借以,包含两方,非单“请求”彼方。
54、1927年夏,武汉国民党政府反共,杨开慧带着孩子回长沙郊外老家。八七会议后,毛泽东潜回湖南,秘密赶到板仓看望在此隐蔽的妻子和三个孩子。8月16日,他又在开慧的陪伴下潜入长沙,日夜进行暴动准备。
55、惯人间、几回青眼,云台耿贾。
56、毛泽东十分喜爱阅读史书。他曾通读《二十四史》,在逝世的前一年,他还曾两次阅读《晋书》。他不仅喜欢读正史,还喜欢读诸如“演义、笔记小说”等野史。他提倡读史的目的不是遵循守旧,不是颂古非今,而是从史中汲取教训,指导今天的斗争和建设。毛泽东的这首《贺新郎》就是他在这方面的实践。1963年,中国已基本上克服了经济上连续三年的困难,国家建设也出现了新的繁荣景象,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战胜暂时的困难后,显现出勃勃生机。此诗写于1964年春,首次公开发表于1978年9月9日的《人民日报》。
57、对镜中苍颜白发,遥想当年羁绊。
58、乍归来、故园难认,韶时庭苑?
59、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60、有病需要救治,上苍可知道?早晨东门路上被霜覆盖着,横塘之上还有半天残月,显得如此凄清。汽笛声响令人肠断,从此天涯孤旅。割断愁思恨缕,参加到革命中去吧。让我们像昆仑山的峭壁倒塌,台风扫荡寰宇一样。在将来的斗争中相会,让我们比翼双飞。扩展资料:整首诗描写了诗人与妻子的离别之情和革命志士的远大抱负,既有缠绵的儿女情长,更有为革命事业的义无反顾,将青年毛泽东独特而丰富的情感世界描绘的淋漓尽致,整首诗巧妙的古诗词的或诗句或文意或意境,感情表达得情真意切,实属佳作。
61、裤与衣、都已湿透,情还未诉。
62、书语:信中的话语。季世昌先生说他所见手迹:“书语”又作“诗句”,证明毛泽东与杨开慧的误会由赠诗引起。
63、最多情、梅花香暗,有谁相伴?
64、见落晖满天,霞红苍山如堵。
65、清代《古今词话》记载了这个词牌的来历:“东坡守杭州,湖中宴会,有官妓秀兰后至,问其故,以结发沐浴忽觉困倦对,座客颇恚(huì)恨 ”。秀兰受责怪后,于酒席上摘石榴花献在座诸宾,未曾想更激怒了宾客。苏轼为此赋 “贺新凉” ,即 “乳燕飞华屋” 也。秀兰歌之,众人始息怒而乐。以 “贺新郎” 为词牌的词大多感伤悲愤,和婚宴气氛不合。
66、贺新郎(宋)叶梦得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苹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
67、已初冬、农闲少事,壁炉生热。
68、深情的侯府嫡子×倔强的世家庶子
69、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韵)。
70、本词写作背景没有定论,故兴寄之意也无从考证,但仍不失为一篇佳作。上阕写美人,重在刻画其风霜高洁、孤傲绝尘的形象,为作者之自喻。下阕由美人而及榴花,以榴花独立群芳衬托作者的卓然不群,更显得意莲深刻。
71、倚孤栏、啼莺恼人,柳风吟晚。
72、1923年4月,毛泽东从长沙调到上海党中央工作。6月到广州出席了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在会上批判了“左”倾机会错误的观点,使大会解决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毛泽东在会上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及中央局秘书。9月,他从广州回长沙展开反对湖南地方军阀赵恒惕的斗争,推动工农群众的运动。
73、有病需要救治,上苍可知道?早晨东门路上被霜覆盖着,横塘之上还有半天残月,显得如此凄清。汽笛声响令人肠断,从此天涯孤旅。
74、忆童年、啧啧称奇,街谈巷议。
75、风雨几经莺声乱,春相聚秋时散。
76、扬絮飞花醉人处,尽得鹅黄柳眼。
77、《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是南宋词人陈亮的作品。陈亮的这首“老去凭谁说”,是答辛弃疾的《贺新郎·把酒长亭说》原韵的。这首词先论天下大事,雪耻无望,令人痛愤;再表达希望志同道合的二人今后互相鼓励,奋斗到底的共勉。
78、看关山、广袤辽阔,野迷烟树。
79、天碧蓝云蒸霞蔚,莺鹊盘旋绕树。
80、8月底,毛泽东去指挥秋收起义,行前嘱咐开慧照顾好孩子,参加一些农民运动。杨开慧给丈夫带上草鞋,要堂弟杨开明送一程,并叮嘱毛泽东最好扮成郎中。这次话别,竟成了毛泽东与杨开慧的永别。
81、挥手从此离去。离别前凄然相向,倾诉离苦让人如何承受。我看你眼角眉梢,强忍热泪满是哀怨。知道你对上次的那封书信还有误会。但是误会再大也只是过眼即逝的云雾,在这人世间,能够称得上知己的,也就是你和我了吧。有病需要救治,上苍可知道?
82、贺盛世神州唯我福星高照泽披同仁(同人)贺盛世神州唯我聚才更聚财福照身边简单胡喷2句仅供参考
83、早晨东门路上被霜覆盖着,横塘之上还有半天残月,显得如此凄清。汽笛声响令人肠断,从此天涯孤旅。割断愁思恨缕,参加到革命中去吧。让我们像昆仑山的峭壁倒塌,台风扫荡寰宇一样。在将来的斗争中相会,让我们比翼双飞。
84、由这一句起诗的意境大为开阔,诗人的心境也完成了由悲慨转为沉静,再转为高蹈的灵魂历险,从此,再不受凡俗的羁绊和诱惑。以下“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两句,借张融典故,以他之“狂”,显示了词人难觅知音而心中愤慨不平,道尽了词人特立独行的超逸豪放,点名了词人胸中的慷慨激越。
85、觃口村、独冠韵味,险峰峰攒。
86、碧云低、银盘若举,蝶衣浮白。
87、笑红尘、千古如此,无须狂口。
88、历沧桑、因缘际会,恨多离散。
89、感情的道路上,我们可以不期待光明的明天,但是一定要相信未来的美好。
90、牵念天涯孤行客,来雁信音杳杳。
91、连用西汉张良遇谷城公(即黄石公)传授《太公兵法》和唐将李筌得骊山老母讲解《阴符经》而俱立大功的两个典故,来说明即使没有承授与凭借,照样也可以保家卫国建立功勋。
92、又有一次,毛岸青、邵华夫妇请毛泽东写这首词的时候,他又把“骄杨”写作“杨花”,并说:“称‘杨花’也很贴切。”
93、整首诗描写了诗人与妻子的离别之情和革命志士的远大抱负,既有缠绵的儿女情长,更有为革命事业的义无反顾,将青年毛泽东独特而丰富的情感世界描绘的淋漓尽致,整首诗巧妙的古诗词的或诗句或文意或意境,感情表达得情真意切,实属佳作。
94、随着自己岁数逐年增加,老是要回想过往的人、事以及一些经历。年轻时常嘲笑老人们念旧,如今我们也落入这个不变的俗套里。人性使然,一代接着一代难以改变。即使你是名人、伟人也大抵如此。
95、无言晚镜朱颜瘦。对窗前,悲词成曲,苦情难奏。斜月疏枝帘栊影,一盏孤灯举昼。只为把,欢娱勘透。怀抱忧伤终觉冷,
96、第二次见面是在学堂,徐客秋动手打了扔掉自己文房四宝的同窗,宁怀璟看着假装坚强的徐客秋,一时有些心疼,将自己的文房四宝送给了徐客秋。从那时起,宁怀璟就一直护着徐客秋。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再去学堂的宁怀璟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纨绔子弟。
97、只有襟怀磊落的人才能写出这样坦荡不羁的句子,这并非小看古人,只为抒发自己的情怀于万一。结句“二三子”与词首呼应,再次表明自己知心朋友稀少。这“二三子”为谁没有人进行专门的考证,有人认为是当时人陈亮。但不妨将古人陶渊明、屈原乃至于孔子等,都算在内。他们都能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词人“思亲友”思的就是这“二三子”。
98、第四句连用典故,豪情在忧愤中显现。无可奈何任白发空垂,词人的悲愤理所当然,可他仍能将“人间万事”付之于“一笑”,这份豪情却是无人能及!
99、这首词在形象表现上使用了象征手法,围绕象征形象又描绘了景色氛围,造成了词的悲壮格调。作者为中原沦陷、金兵入寇各自找到了象征物象。“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这是用天柱摧折象征宋室江山的残破,用黄流乱注象征兵灾满地;而“聚万落千村狐兔”,正是以蔑视的态度,为金兵找到了象征形象。这样的形象表现,使事物的面貌既避免了直露、一般化,也自然地渗透了思想倾向,观赏起来多有意味。
100、(南宋)张元干《贺新郎·曳杖危楼去》
101、倚栏人、春愁不堪,可怜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