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为训误用
1、不足为训误用成语
(1)、(解释)名:占有。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为贫穷。
(2)、负隅顽抗: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贬义)
(3)、(解释)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4)、(误用)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5)、(解释)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6)、不学无术: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7)、(示例)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8)、(解释)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方面的好坏。
(9)、首当其冲 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对方的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遭受灾难。并非指冲在最前面。误用:足球比赛正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10)、(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开拓某项事业。惨淡,指费尽心力。
(11)、(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2)、A项“兼收并蓄”指把不同内容和性质的东西加以吸收并保存下来;体现不出传统文化与我们的距离很近之意,排除;
(13)、(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14)、1如坐春风 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用于表现听者一方的感受。误用:不论什么时候,她都是亲切随意,如坐春风,娓娓道来,不拉架子而棱角自见,不事喧哗而锋芒难避。
(15)、(误用)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力)”。
(16)、(解释)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17)、狐死首丘:比喻人不忘记根本;也比喻对故国、故乡的思念。
(18)、(解释)堆九仞高的土山,因只差一筐土而未能完成。后来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而未能完成。含惋惜意。
(19)、(解释)比喻观察事物或了解情况不深入细致。
(20)、常被误用为岁月艰难16 文不加点出自汉·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2、不足为训的错误造句
(1)、不孚众望 孚:使人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误用: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巴乔,他在世界杯上果然不孚众望,多次挽救了意大利队。(句中应用“不负众望”。
(2)、燃眉之急 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极其紧迫。误用:对灾区人民,首先是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然后就是组织他们搞生产自救。(句中可用“当务之急”,指当前应做之事中最急需要办的事。)
(3)、褒义词,常被误用为贬义词,当做不会写文章,把文章写得乱七八糟。17 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5)、此成语多用于夫妻之间,一定情况下也用于兄弟和同志之间,但需慎重使用。可以说苏轼和苏辙兄弟两个几十年来相濡以沫。但要说你们兄弟两相濡以沫就成笑话病句了。8 不赞一词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6)、煊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也作“烜赫一时”。
(7)、振聋发聩 聩:耳聋。使聋子能听到声音。比喻言论能使糊涂麻木的人清醒。误用:今天,天津体育馆内万余名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振聋发聩,淹没了馆外的惊雷。
(8)、(解释)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相对。
(9)、(解释)卓尔:突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10)、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选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11)、10岌岌可危 形容极其危险。误用:他(屈原)故意戴了一顶岌岌可危的高帽,还拖了长而又长的带子。(屈原曾用“岌岌”来形容自己的帽子,“岌岌”有两层意思:一表山高;二表危险。)
(12)、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13)、从长计议 指放宽时间慢慢商量考虑,不急于作决定,也指慢慢设法解决。误用:筹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从长计议,确定了长江二桥通航标准。(句中可用“从长远考虑”)。
(14)、光风霁月: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15)、旷日持久:“旷”,表示荒废,耽误。荒废时间长,拖得很久
(16)、江河日下 江河的水逐日流向下游。比喻事物日衰,景象日非。误用: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17)、(解释)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18)、入乡随俗: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含褒义。
(19)、第二空,形容一些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相互勾结,A项“失鹿共逐”比喻失去统治地位,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同流合污”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符合文意,当选。
(20)、(解释)其罪行之大,即使杀了都不能抵偿。
3、不足为训误用什么成语
(1)、(解释)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2)、死灰复燃:死灰,冷却了的灰;燃烧。冷却的灰又重新烧起来。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也用来比喻已经消亡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含贬义。
(3)、(解释)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也形容本领大,技艺高超。
(4)、(误用)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5)、(解释)指即将做官而相互庆贺,多用于贬义。
(6)、(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7)、长此以往 长期这样下去。指从现在往后,多指不好的情况。误用:自从电视上看了《少年英雄方世玉》,我就迷上了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几页偷看,长此以往,我的学习成绩渐渐退步了。
(8)、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刺语)。
(9)、10固执己见 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误用:如果你们坚持与人民为敌的政策,固执已见,制造事端,那么最后必然会被人民消灭。(句中可用“一意孤行”。)
(10)、要想提高逻辑填空这部分的准确率,除了把握文段逻辑外,还需要有相当大的实词和成语储备。为此,本文给大家整理了195个易被误用的成语,共有四个部分,供大家学习:
(11)、C项“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与“传统”搭配不当,排除。
(12)、饮鸩止渴 鸩:浸过鸩鸟羽毛的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只图解决眼前困难而不顾后患。误用:如果我们把缺点、错误掩盖起来,装作看不见.那无异于饮鸩止渴。(句中“把缺点、错误掩盖起来”.无解决眼前困难的意思。)
(13)、(误用)易被误解为不能刊登出来的言论。“刊”是削除、修改的意思,不是刊登的意思。
(14)、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褒义,不能用在贬义语境的感叹。
(15)、(解释)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
(16)、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比喻只改变形式,而内容、实质不变。
(17)、(解释)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18)、一团和气:原指待人和气,后多指态度温和而不讲原则,含贬义。
(19)、(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情。
(20)、(解释)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4、不足为训意思
(1)、好为人师: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形容人不够谦虚,好以教导者自居。
(2)、(解释)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
(3)、(误用)常被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4)、(解释)指即将做官而相互庆贺,多用于贬义。
(5)、(解释)一是尽心竭力钻研,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二是为了达到目的费尽心思。
(6)、d同伐异: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7)、耿耿于怀 耿耿:有心事的样子。形容心中有事牵萦,无法排遣。误用:母亲病危及后来病故,你都没有顾得上回家,说明你对石油事业耿耿于怀。
(8)、1是可忍孰不可忍 指对人的重大罪行不可容忍,极度愤慨。误用:今夏洪水肆虐,淹没无数的城镇和大片的良田,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必须精诚团结,战胜洪魔。
(9)、褒义词,赞人厚道没有心机。常被当作贬义词,理解为人家缺心眼。14 罪不容诛出自《汉书·游侠传序》:“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诛矣。”
(10)、(解释)意思是形容夫妻间相处融洽,互相敬爱,像对待宾客一样。
(11)、顺理成章: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含褒义。
(12)、门可罗雀 门前可以张网捕雀,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误用:可是好运不长,餐馆逐渐由门可罗雀到无人问津,终于关门大吉。
(13)、目无全牛 宰牛时,眼力完全集中于骨骼间隙之间,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比喻技艺纯熟高超。误用:沙尘暴的形成,与人们对森林的滥砍滥伐有关。因此,那种目无全牛,忽视整体利益只顾眼前的行为是要不得的。(句中误解为不顾整体和全局。)
(14)、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
(15)、(误用)常被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16)、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褒义词)
(17)、名不虚传:虚:假。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18)、(解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19)、(解释)凭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问题,缺乏理智。
(20)、(示例)他只要一着急,说话就期期艾艾的,半天也吐不出一整句话来。
5、不足为训是贬义词吗
(1)、(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
(2)、(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3)、名不虚传 流传开来的名声与实际相符。误用:每一名中学生都应遵守中学的一切规章制度,学好中学的全部课程,做一个名不虚传的中学生。(这里该用“名副其实”。)
(4)、老气横秋: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也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
(5)、彪炳史册:某个人的功绩、名声很高,照耀了史书。(褒义)
(6)、(解释)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7)、安之若素 安:心安;素:平常,往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介意,心情平静得像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于错误的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误用:真是好事多磨,在经历了许多挫折后,他的公司终于正式成立了,他也可以安之若素了。
(8)、(解释)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9)、雨后春笋: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10)、(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写文章粗心大意,不加标点。
(11)、十室九空 室:人家。十家人家,九家空虚。形容因灾荒、战乱和横征暴敛使得百姓破产或流亡的惨象。误用:目前,全国空置房的总量已逾8000万平方米,国家已下决心从海南开始清理数千亿银行占用资金。在这形势下,面对十室九空的楼盘,该董事会无奈决定低价拍卖空关近5年的50套商品房。
(12)、(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