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成语100个
1、春夏秋冬成语100个词语
(1)、(落花芳草无寻处)比喻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已经过去。
(2)、(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3)、(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4)、(人似秋鸿)鸿:大雁。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5)、(春花秋月):同“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6)、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住了阳光。正是盛夏季节。
(7)、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8)、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zhuàn)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三都赋》受到广泛好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9)、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10)、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就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11)、(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12)、(葛屦履霜)冬天穿着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13)、寒风侵肌 白雪茫茫 天寒地冻 饥寒交切 山寒水冷
(14)、秋:红叶缤纷 黄叶飘零 丹枫迎秋 玉露生寒 秋高气爽 红叶似火 秋高气爽
(15)、随后,项羽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过黄河之后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正是这样,楚军战士以一当杀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xiāo)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看项羽。
(16)、成语“曾子杀彘”,现在常用来强调教育儿童要讲究诚信,言行一致。
(17)、(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18)、(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19)、(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20)、有一天,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请阿斗吃饭,故意叫人来表演蜀国的杂耍,想羞辱这些蜀国来的人。旧大臣们看到这些蜀国的杂耍,都非常难过,可是,阿斗却高兴地拍着手说:“好耶!好耶!真是好看耶。”一点也没有伤心的样子。后来,司马昭故意讽刺阿斗说:“怎么样!在这里过得开心吗?想不想蜀国呀?”没想到,阿斗居然开心地说:“此间乐,不思蜀。”意思是说:不会呀!在这里有得吃有得玩,我呀!一点也不会想念蜀国呢!司马昭听了以后,在心里窃笑:“真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呀!难怪会让自己的国家给亡掉!”
2、春夏秋冬成语100个
(1)、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2)、一日三秋: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3)、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天寒地冻、鹅毛大雪、千里冰封、银装素裹、寒冬腊月、白雪皑皑、寒风刺骨、傲雪凌霜、雪虐风饕、岁暮天寒、松柏后凋、天凝地闭、岁寒三友、日长一线、寒冬腊月、秋收冬藏、冬温夏清、冬烘先生、十冬腊月。
(4)、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5)、(秋荼密网)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6)、在中国古代,汉族统治者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为一定的政治目的而通婚,被称为“和亲”。在古代,中国北方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叫匈奴。秦汉之际,匈奴势力强大,多次南下威胁中原。汉初国力不强,无法与匈奴对抗,便也采取了和亲政策,求得相对的和平。
(7)、(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8)、(夏雨雨人)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9)、(寒蝉凄切):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学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10)、(九十春光)九十:指春季三个月,共九十天。指春天的美好光景。
(11)、幕天席地:把天当作幕,把地当作席。本来形容胸襟旷达。现在也形容野外生活中不畏艰苦的豪情。
(12)、(时雨春风)及时的雨,春天的风。泛指能使万物生长的雨和风。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13)、(春暖花香)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花香袭人。
(14)、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也比喻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15)、齐威王颇感兴趣地问:“那么喝一石呢?”淳于髡回答说:“假如遇到久别的朋友,边喝酒边谈笑,这样可以喝八斗、一石了。所以说饮酒过分,就会昏乱失礼,行乐到极点就会转化为悲哀,天下的事都是这样。”
(16)、(触手生春)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17)、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18)、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陆游《幽居初夏》
(19)、译文:(红叶)的光照耀着墙壁,山寺壁画里的鬼神都浮现出来了,它光华的明亮就像火神撑开了火伞。
(20)、(利析秋毫)析:分析;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3、春夏秋冬的成语各六个每个都要写出来
(1)、(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2)、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躲到肓的上面,你躲到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3)、春秋时,郑国政治家子产由于平定贵族旧势力的叛乱有功,成了郑国的正卿(官名)。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郑国经济发展;同时,还主张依法治国,制定了严厉的刑法来处置犯罪行为,因此,国内没有盗贼。“道不拾遗”(路上丢失东西,别人不会捡去);街上的桃树、枣树长满了果实,也没人爬上去摘。由于子产把国家治理得很好,郑国富强起来了,虽然连续三年受灾,老百姓也没有受冻挨饿。
(4)、秋水盈盈:形容眼神饱含感情。同“秋波盈盈”。
(5)、(秋荼密网)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6)、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7)、一位名叫贾充的官吏知道后,马上向司马昭告发了此事。
(8)、(霜天红叶):红叶:槭、枫等树叶,秋时变为红色,故称为红叶。霜天:严寒的天气。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0)、(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11)、(冬日可爱)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12)、(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13)、孟母见小孟轲知错,舒了一口气,指着机上的断绫说:“孩子,不管做什么事,功到才能成。你不好好上学,就跟这些断绫一样,怎么能成材呢?”
(14)、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15)、(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16)、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7)、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着烫手,形容天气炎热。
(18)、成语“后生可畏”,现在指青年人是新生的力量,很容易超过他们的长辈。
(19)、(无间冬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20)、(夏虫不可言冰)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4、春夏秋冬的成语各四十个
(1)、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2)、东汉时,汉明帝召见班超,派他到新疆去,和鄯(shàn)善王交朋友。班超带着一队人马,不怕山高路远,一路跋涉,千里迢迢,来到了新疆。鄯善王听说班超出使西域,亲自出城迎候。班超向主人说明来意,鄯善王很高兴。
(3)、(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4)、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5)、 0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6)、(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7)、春光灿烂春风和气春光漏泄春光明媚春花秋月春华秋实
(8)、(秋毫不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9)、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忽然问道:“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10)、0暗送秋波:既指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也指含蓄地给另从传递消息。也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11)、春秋时,晋献公在宠妾(qiè)骊姬的挑拨下,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分别逃亡到狄(dí)国和梁国。
(12)、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13)、落叶知秋:看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14)、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满面春风春光无限四季回春绿草如荫春风和气春光漏泄
(15)、春光明媚、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兰秋菊、春暖花开、春山如笑、春风和气、春晖寸草;
(16)、(莺吟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蓬勃兴旺的景象。
(17)、☞哪位老师整理的,这么齐全?赶紧为孩子存下吧!
(18)、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1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笋怒发春蛙秋蝉春意盎然春意阑珊
(20)、赤壁大战以后,刘备让大将关羽守卫荆州。关羽带兵北上,去攻打曹军,不想孙权却派人从后面袭击,夺取了荆州,又杀了关羽。刘备和关羽情同手足,得知关羽被害,不顾诸葛亮的反对,发誓要灭了东吴,为关羽报仇。
5、春夏秋冬的成语和词语大全
(1)、光风霁月:雨过天晴,风清月明。比喻太平盛世,也比喻胸怀坦白,品德高尚。
(2)、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极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就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势与结果。
(3)、鹅毛大雪 (émáodàxuě)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4)、(春回大地)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5)、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
(6)、秦王看过仇人樊于期的人头,又让荆轲把燕国的地图献上来。荆轲捧着地图来到秦王面前,恭恭敬敬地献上去。秦王慢慢把地图展开,仔细观看。地图将要展到尽头,裹在里边的匕首突然露了出来。这时,荆轲迅速一手抓住秦王的衣袖,一手抓起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一见,吓得扯断衣袖,转身就逃。荆轲没有刺中秦王,就在后边紧追。这时,秦王的卫士赶来了。秦王拔出身上的长剑,砍伤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倒在地上,把手中的匕首向秦王投去,但没有击中。结果,勇士荆轲被拥上来的卫士杀死了。
(7)、(寻花觅柳)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同“寻花问柳”。
(8)、成语“完璧归赵”,后来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9)、(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10)、(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1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12)、春色满园、春色恼人春意盎然、春意阑珊、春回大地、鸟语花香
(13)、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
(14)、(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15)、战国末期,秦国比较强盛,就不断出兵侵占其它国家的领土。一次,秦国攻占了赵国的都城,并且一直打到北部的燕国。
(16)、(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17)、(燕语莺呼)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春天里大好的景象。也比喻女子说话声音婉转动听。
(18)、(盛暑祁寒)祁:大。炎热的夏天,严寒的冬季。形容气候条件恶劣的时节。
(19)、夏日可畏: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20)、传说李白小时不爱学习,很贪玩。一天,他逃学到小溪边,看见一位老婆婆手里拿着根铁杵(铁棍),在一块大石头上磨。李白问:“你磨铁杵干什么?”老婆婆回答:“我给女儿磨一根绣花针。”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呢?”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李白听后很有感触,回家刻苦用功,终于成为唐代大诗人。
(1)、(一叶落知天下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2)、(无间冬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3)、晋朝有一个叫孙敬的人,每天读书到深夜,怕打瞌睡,就用绳子系住头发拴在房梁上,如果头昏要打瞌睡,头往下坠,绳子就会将他扯醒。他就用“悬梁”这种方法防止自己打瞌睡。
(4)、橙黄桔绿 叶肥红瘦 一叶知秋 秋风习习 硕果累累 天高云淡 秋菊傲霜
(5)、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6)、滴水成冰 (dīshuǐchéngbīng)水一滴下来就冻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7)、望穿秋水: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
(8)、过了几天,宋太祖在宫里举行宴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几位老将喝酒。酒过几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监退出。他拿起一杯酒,说:“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地位。但是你们哪儿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难处,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
(9)、十冬腊月:指阴历十月、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10)、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周恭帝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朝中大臣范质、王溥作主,派赵匡胤(yìn)带兵抵抗。
(11)、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12)、宋太祖摇摇头说:“对你们几位我还信不过?只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想不干,能行吗?”
(13)、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很能谈论用兵之道,连赵奢也难不住他,日子长了,赵括便以为天下没有人能及得上自己。
(14)、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15)、春寒料峭百花盛开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万木争春万象更新
(16)、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17)、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18)、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19)、(春蚕自缚)缚:缠束,捆绑。像春天的蚕作茧那样,自己把自己缠束起来。
(20)、不久,皇帝又下诏请他回去做官。过去常来的客人又纷纷来拜访他了。
(1)、更多内容请关注:小学写作ID:xxxzw100
(2)、(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3)、趣味学语文:小学语文常考基础知识“成语填空”
(4)、出处: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春晖寸草春回大地春兰秋菊春色撩人春色满园春山如笑
(6)、(傍柳随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比喻狎妓。
(7)、(春色恼人)恼:撩拔,挑逗。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8)、(春光漏泄)原指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
(9)、(枯木逢春)逢:遇到。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10)、雨后春笋、有脚阳春、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春意盎然
(11)、秦朝时候,沛县县令叫泗水亭长刘邦押送一批老百姓到骊山做苦工;不料走到半路上,接二连三地逃走了很多。刘邦想:这样下去,不等到骊山,就一定会逃光,自己免不了要被治罪。他想来想去,索性把没有逃跑的人都释放了,自己和一些不想走的人躲在芒、阳二县交界的山泽中。
(12)、(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13)、春露秋霜: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14)、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15)、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口罗!”
(16)、骄阳如火:像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气非常热。
(17)、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18)、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9)、(九春三秋)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20)、赵匡胤就发布命令:到了京城以后,要保护好周朝太后和幼主,不许侵犯朝廷大臣,不准抢掠国家仓库。执行命令的将有重赏,否则就要严办。
(1)、话说西汉初年,天下已定,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宴会,喝了几轮酒后,他向群臣提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取得胜利?而项羽为什么会失败?”高起、王陵认为高祖派有才能的人攻占城池与战略要地,给立大功的人加官奉爵,所以能成大事业。而项羽恰恰相反,能人不分,立功不授奖,贤人遭疑惑,所以他才失败。汉高祖刘邦听了,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最重要的取胜原因是能用人。他称赞张良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意思是说,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这说明张良心足智多谋,善于用兵。
(2)、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3)、昭王有个最受宠爱的妃子。孟尝君派人去求她救助。妃子答应了,条件是拿齐国那一件天下无双的狐白裘(qiú)(用白色狐腋的皮毛做成的皮衣)做报酬。这可叫孟尝君作难了,因为刚到秦国,他便把这件狐白裘献给了秦昭王。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门客说:“我能把狐白裘找来!”原来这个门客最善于钻狗洞偷东西。他了解到,那件狐白裘放在宫中的精品贮藏室里,便借着月光,钻进贮藏室把狐白裘偷了出来。妃子见到狐白裘高兴极了,想方设法说服秦昭王放弃了杀孟尝君的念头。
(4)、(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5)、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时。
(6)、成语“孟母三迁”,现在常用来强调环境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7)、万紫千红阳春三月乍暖还寒风和日丽和风细雨气象万千
(8)、春暖花开春色撩人春色满园春山如笑春深似海春生秋杀
(9)、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死去,曾孙刘询为帝,是为汉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