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庐山的诗句
1、赞美庐山的诗句有哪些
(1)、要说写庐山最有名的诗,苏轼的《题西林壁》肯定算得上一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千百年来,传诵不休。苏轼于元丰七年来庐山,写峰岭瀑泉以咏风貌景物,游寺观结交高僧名道,绍圣元年再过庐山。另还题咏庐山物产、庐山历史人物,与庐山有关的唱和诗、赠行诗也时有所用。
(2)、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生在此山中。(宋)苏轼
(3)、“郁孤台”建在赣州市区北部的贺兰山顶。那时,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曾在赣州任职时,留下的名词,因此郁孤台从此名扬天下。
(4)、(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5)、陶渊明为东晋浔阳柴桑人,即今江西九江人,他从彭泽县辞官归隐回乡后写下《饮酒》《归园田居》组诗,以及寄托其美好向往的《桃花源记》。
(6)、这首诗作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片宽广的大自然,不精雕细刻个别景物,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的轻舟,掠过千里烟波江上的无数青山。
(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8)、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
(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11)、气贯长虹开远势,直冲宵汉矗岩门;千寻绝壁挂松柏,万丈深渊藏鳖鲲;雨罩青鸾添滴翠,霞飞佛掌荡馨温;诗情画意沁心醉,煞爱天都洞按云。《清凉世界》
(12)、千姿百态皮蓬境,变化无穷巧石奇;才见登梅鸦鹊跳,阿倾指路一仙耆。《皮蓬仙境》
(13)、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14)、天近星河冷,龙归洞穴深。谷春攒锦绣,石润叠琼琳。
(15)、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6)、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
(17)、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18)、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19)、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20)、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2、形容庐山的诗句赞美庐山的诗句
(1)、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登庐山》关于赞美庐山的诗句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2)、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贾岛《寄白阁默公》赞美庐山的诗句8《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3)、译文阳光映照下的万丈瀑布从山间落下,四周呈现半红半紫的雾气。飞流而下的瀑布奔腾着流过层层杂树,飘飘洒洒穿过重重云烟。
(4)、庐山高哉,几万仞兮,根盘几百里;峨然屹立乎长江。长江西来走其下,是为扬澜左蠡兮,洪涛巨浪日夕相冲撞。云消风止水镜净,泊舟登岸而望远兮,上摩青苍以霭,下压后土之鸿庞。试往造乎其间兮,攀缘石磴窥空欲。千崖万壑响松桧,悬崖巨石飞流淙。水声聒聒乱人耳,六月飞霜洒石……
(5)、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6)、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7)、诗中提到的快阁在吉安市泰和县东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是全国闻名的古建筑之一。
(8)、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9)、(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10)、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1)、这首诗,诗人运用丰富的想像,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了庐山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胸襟开阔、超凡脱俗的精神面貌。
(12)、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13)、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写诗无数。本诗描写春天的鄱阳湖,浩瀚与壮阔。山水艳艳,候鸟依依,尽在鄱阳湖畔。
(14)、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5)、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湖上望庐山》
(16)、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17)、●有关“一河两岸”提升改造项目建设,你关心的都在!
(18)、奇花争锦秀,怪石竞嵘峥。路险盘松顶,桥高半岭横。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20)、(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3、赞美西湖的诗句
(1)、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2)、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3)、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游武功山,见到武功山壮丽的景色,发自内心的由衷赞叹。
(4)、(青云直上九霄天,峭壁凌虚万丈渊;破雾穿云盘道险,蜿蜒曲折石桥连;崔嵬孤突龙崖秀,诡异峥嵘牯岭悬;岚影波光仙境界,登峰造极峙江边。《赞庐山》)
(5)、峭壁悬岩欲断魂,崖边停立有情人;虔心锁上连心锁,祈祷来生更眷亲。《连心锁》
(6)、唐代诗人白居易登庐山,时值山下桃花已谢,大林寺桃花正妍,即兴赋诗一首。而今大林寺已难寻觅,但白居易咏诗的花径犹在。
(7)、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赞美庐山的诗句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8)、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听郑五愔弹琴》
(9)、常思瀑布幽,晴晀喜逢秋。一带连青嶂,千寻倒碧流。
(10)、(庐山的诗句:惊心动魄,喷雪鸣雷双耳愦;恸地憾天,波翻浪涌乾坤旋!断桥飞度,风声鹤唳肝胆裂;逶迤而上,缥缈一身似神仙!《登庐山》)
(11)、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潭。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暴雨破岟扎,清飚扫浑涵。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亭亭紫霄峰,窃窈白石庵。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
(1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3)、(苍龙昂首朝天啸,倚壁虬螭斗厉饕;尾扫石狮云水怒,爪擒方印雨风啕。《远眺龙首崖》)
(14)、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李颀《题璿公山池》
(15)、这首五言律诗,是诗人李白晚年被判流放夜郎后游庐山时写的一首诗作,也是其一生中最后一次游庐山时所作。
(1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
(17)、白居易这首诗诗名为《大林寺桃花》,令人容易忽略这是一首写在庐山的经典诗作。大林寺,古时在庐山大林峰,如今所在,已是一片汪洋。
(18)、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
(19)、新诗准备,庐江山色。——《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20)、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别东林寺僧》
4、赞美庐山的诗句
(1)、(奇花争锦秀,怪石竞嵘峥。路险盘松顶,桥高半岭横。叠崖随雾隐,飞瀑伴云生。兰蕙香幽谷,邀春结伴行。《锦绣谷》)
(2)、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3)、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4)、(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蒲塘驿》)
(5)、1929年,毛泽东写于瑞金。这是一首追忆战争的诗篇,但却没有激烈愤慨或血腥的战争场面,只有江山之美跃然于目前。
(6)、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7)、此诗为写景名篇。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
(8)、古代诗人赵蕃曾经居于玉山,和三清山有深远的缘分。诗人运用了文学加工手法,描绘三清山的雄伟气势和浓厚的佛道色彩,历来是介绍三清山的名篇。
(9)、拜李白诗笔所赐,即使一个人从未曾登临庐山,也早早地在脑海里植入了一条浩荡奔腾、如九天银河垂落凡间的壮观瀑布。
(10)、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11)、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贾岛《寄白阁默公》
(12)、蜿蜒盘绕上苍穹,逶迤游人兴浃融;止步云梯叹鬼斧,行经栈道赞神功;天都飘缈浮云际,莲蕊迷蒙隐雾中;百里黄山皆画卷,更兼古道万松葱。《黄山古道》
(13)、可能很多对于钱珝并不太熟悉,其实他在当时名气也很大,钱珝,字瑞文,吴兴人,他的诗大多描写山水自然风光,而这首《江行无题一百首·其六十八》正是其代表作,整首诗意境高远,不仅写得很美,同时那种独特的韵味,也是让人啧啧称赞,所以这样的作品,自然是不容错过,值得我们反复品读,去品味诗人笔下不一样的庐山。
(14)、庐山到处是浮图,若问凡家半个无;只为渊明曾好酒,至今有鸟号提壶。
(15)、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16)、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7)、诗人欣赏瀑布,突出赞叹它的气势、风姿、神采和境界。诗中所写瀑布,来自万丈高山,它穿过层层的阻碍,摆脱重重迷雾,得到阳光的照耀,幻化出虹霓般七彩缤纷的颜色,绚丽瑰奇;更闻其声,积天地化成之功。
(18)、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别草堂三绝句》
(19)、虽然是在写庐山,可是钱珝还是从庐山的细腻处入手,然后层层推进,又描写了当时的心境,这种情景交融的描写,也为此诗增色不少,从而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也流露出了些许的忧愁。原本是要攀登庐山,可是由于有了风雨,难以爬到山顶,由此诗人想到了人生,好像是同一个道理,为此诗人才会以此来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20)、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5、古代诗人赞美庐山的诗句
(1)、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2)、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3)、唐元和十二年初夏,当白居易看见大林寺内艳丽的桃花刚刚盛开,而山下的桃花早已凋谢时,诗兴大发。在花径内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大林寺桃花》。
(4)、(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6)、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